在十二生肖的谱系里,属猴者常被赋予机敏灵巧、足智多谋的标签,他们如林间的精灵,思维跳跃,反应迅捷,善于利用环境,总能在复杂的局面中找到那条看似最便捷的路径,他们的世界仿佛一场永不落幕的智力游戏,而他们自己,则是乐在其中的顶尖玩家,天地之道,损有余而补不足,任你孙猴子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,终究翻不出那包容天地的掌心,在漫长的人生博弈中,属猴者往往会发现,有三种人,是他们纵有千般机变也难以真正“斗”赢的。
其一,斗不过“如山岳般沉稳厚重之人”。
猴的智慧在于“动”,在于“变”,其力量源于对动态机会的捕捉,当他们面对一个心志如磐石、行事如大地般沉稳之人时,所有的机巧便如同浪花拍击礁岩,纵然绚烂一时,终将消散于无形,这类人或许不善言辞,缺乏急智,但他们拥有一种更强大的力量:定力,他们不随你的节奏起舞,不因你的挑逗而动摇,始终坚守自己的核心原则与节奏。
属猴者抛出一个个诱饵,设下一层层圈套,对方却只是默默耕耘,以不变应万变,你的巧言令色,他报以沉默;你的连环计策,他报以最朴素的坚持,这好比轻灵的猴子试图撼动一座大山,任你上下蹿跳,山自岿然不动,猴子精疲力尽,而山还是那座山,这种“斗不过”,并非败于计谋,而是败于一种近乎道的力量——厚重能载物,宁静可致远,属猴者的聪明,在这样一种近乎“愚拙”的坚定面前,反而显得轻浮而无力,他们所追求的短期利益与即时反馈,在对方着眼于长远的价值积累面前,往往如萤火之于皓月。

其二,斗不过“如清泉般至诚坦荡之人”。
猴的智慧,常伴随着一层自我保护的精明与算计,凡事权衡利弊,讲究策略,当他们面对一个内心澄澈、行事光明、毫无遮掩之人时,一切算计都会瞬间失去着力点,这类人至诚至性,他们的言行发自本心,不掺虚假,你与他“斗”,他却不以为这是“斗”,而是以一片赤诚待你。
属猴者惯用的虚实相间、声东击西之术,在此类人面前全然无效,因为对方根本不存在你所预设的“虚”与“实”的战场,你的阴谋诡计,撞上他的坦荡胸怀,如同冰雪投入沸水,瞬间消融,他甚至可能将你的“算计”理解为善意,用真诚的感谢回应你的陷阱,让你在错愕之余,心生惭愧,这种“斗不过”,是精明在纯粹面前的溃败,属猴者会发现,自己精心编织的罗网,网不住一缕清风;自己巧妙设定的棋局,对手却根本不在棋盘之上,这种降维打击般的无力感,源于价值观的根本差异,当“智”遇到了“德”,并且这种德行并非伪装,而是发自内心的自然流露时,任何机巧都显得苍白而可笑,甚至是一种自我玷污。
其三,斗不过“如虚空般深不可测之人”。
这是最高层次的“斗不过”,猴的智慧,总有其边界和逻辑可循,仍在“术”的层面,而有一类人,其学识、眼界与智慧已臻化境,如浩瀚星空,深不见底,属猴者那点小聪明,在他们眼中,犹如孩童的游戏,一目了然,甚至带着几分怜惜的趣味,你自以为天衣无缝的布局,或许只是他眼中一个简单的模型;你沾沾自喜的妙计,或许早已在他的预料之中。
与这种人相“斗”,属猴者会陷入一种巨大的迷茫:你永远不知道他的底牌是什么,甚至不知道他是否在与你对弈,他可能淡然一笑,点破你所有的机关,让你无地自容;也可能默然不语,任你表演,却在关键时刻轻描淡写地拨动一下,便让你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,你的每一步都在他的洞察之内,而他的境界,你却无法企及,这好比《庄子》中的寓言,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,拘于虚也;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,笃于时也,属猴者的智慧受限于其格局与维度,当他们面对真正拥有大智慧的高人时,那种智力上的优越感会瞬间崩塌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未知与深邃的敬畏,这不是策略的失败,而是认知层级的全面碾压。
由此可见,属猴者并非万能,他们的灵巧机智在面对不同质的力量时,会显露出其固有的局限性,沉稳如山者,教会他们“定”的力量;至诚如泉者,映照出他们“算计”的虚妄;深湛如虚空者,则让他们窥见自身智慧的渺小。
人生这场漫长的修行,或许不在于如何变得更“聪明”,更善于“争斗”,而在于认清何种力量更为根本,对于属猴的朋友而言,真正的成长,或许正是从欣赏乃至学习这三种“斗不过”的对手开始——学会沉淀,方能拥有山岳的厚重;回归本真,方能获得清泉的澄澈;不断超越,方能接近虚空的深邃,当灵巧的“猴性”中,融入了坚毅、真诚与广博,那才是真正趋近于“道”的大智慧,智巧终须让浑朴,机关算尽,反可能误了卿卿性命,不如抱朴守拙,方能行稳致远。